说起脚手架这东西,看着简单,里头的门道可深着呢。安全控制?嘿,要我说,重点就那么几条,但哪一条都不能含糊,都是要命的:
1. 设计和方案,得先有脑子。
2. 材料,那是基石,烂货要不得。
3. 怎么搭?过程错了,一切白搭。
4. 检查验收?这环要是松了,等于没穿救生衣。
5. 用的时候,别瞎搞,有规矩。
6. 拆的时候,更要小心,不是闹着玩儿的。
7. 干活儿的人,得是明白人,不是愣头青。
就这么点儿事?不是!每一点拎出来,背后都是汗水,搞不好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你想啊,一个工程,高的高、矮的矮,外形千奇百怪,用的脚手架能都一个样儿吗?所以头一个,设计和方案先行,这是总纲。得根据工程特点、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荷载大小,甚至周边环境(风力、地基)来设计。用什么类型的架子?扣件式的?轮扣的?盘扣的?多大的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这些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都要算,要画图,要编方案。别小看这份方案,它告诉你该怎么搭,用多少料,怎么加固。没有这个,后头都是瞎忙活,风险巨大。你见过那种歪七扭八、看着就心慌的架子没?十有八九就是方案没做好或者根本没方案,硬凑出来的。那种临时拼凑的感觉,想想都让人腿软。
再说说材料,这可是脚手架的骨架啊!钢管是不是国标的?厚度够不够?有没有弯曲、锈蚀严重甚至裂缝?扣件呢?是不是合格品?螺丝滑丝了没?木跳板或者钢跳板是不是结实?有没有腐烂、开裂、探头(伸出去了没固定)?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承力的关键。我跟你说,那些锈迹斑斑、变形扭曲的旧管子,简直就是定时炸弹。省这点儿钱,真出了事儿,那代价是钱能衡量的吗?进场的时候,就得严格检验,不合格的,一个都不能进场,更不能用到架子上。这是原则,没得商量。
然后是搭设过程,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框架歪了,后面怎么补都没用。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按照方案来!一步一个脚印。基础处理是第一步,地面得平整、压实,不能一脚踩下去一个坑。垫板、底座要放稳。立杆怎么接?对接还是搭接?接头位置有要求吗?横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这些东西是起连接、传力、稳定作用的,一样都不能少,位置、角度、数量都要对。尤其是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也就是所谓的“拉结点”或“附着点”,这是架子不倒的关键!少了它,或者连接不牢,一阵大风吹过来,或者架子上多站几个人、多放点东西,嘿嘿,晃起来可就不是开玩笑了,搞不好整体失稳,轰然倒塌!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那些只会蛮力、不懂规矩的“棒小伙”,可不敢让他们乱来。搭设顺序、安全措施(比如临边防护、爬梯设置)都要到位。
架子搭好了,是不是就能用了?早着呢!检查验收这道关,比什么都重要。这不是走过场!得有专业的人,对照着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逐层、逐点地检查。立杆垂直度、间距、接头位置对不对?大横杆、小横杆有没有到位、扣件锁紧了没?剪刀撑、拉结点是不是按要求设置了?脚手板铺设平不平整、有没有探头?防护栏杆、挡脚板、爬梯设置好了没?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荷载试验(比如在关键部位加压或加载模拟),确保它能承受设计要求的重量。验收合格了,要签字确认,挂上合格牌,才能投入使用。而且,这检查不是一次性的,使用期间、恶劣天气(大风、大雨、下雪)后、停用一段时间重新使用前,都得复查!别等出了问题再去查,那时候晚了。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更是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架子搭好了,不代表就万事大吉。首先,严禁超载!方案里设计了承载多少公斤每平米,就得严格控制,工人、材料、设备的总重量不能超过这个数。你看着架子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砖块或者钢筋,那简直是心大到没边儿了!其次,严禁擅自拆改!有些工人图方便,把拉结点拆了,把防护栏杆拆了,把剪刀撑拆了……这简直就是自掘坟墓!任何改动,都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在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后才能进行。还有,架子上面严禁乱扔东西,保持整洁,防止绊倒、滑倒。上下人员、传递物料,都要走规定通道,不能随处爬攀。
最容易出事儿,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拆除!很多人觉得搭起来难,拆还不简单?大错特错!拆除的危险系数,很多时候比搭设还高。这是个逆程序的过程,而且过程中架子会逐渐失去整体稳定性。必须按照事先编制好的拆除方案进行,从上往下,按顺序解除连接,严禁上下同时交叉作业!拆下来的构件,要有控制地往下传递或吊运,不能往下扔,容易伤人伤物。拆除区域的安全警戒、专人监护更是必不可少。你看那些脚手架坍塌事故,不少都发生在拆除阶段,因为工人疲劳、麻痹大意,或者为了赶进度、违反操作规程。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保障,是人。再好的方案、再结实的材料、再严格的流程,最终都要靠人去执行。施工人员,从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到班组长、普通工人,都必须对脚手架的安全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知道风险在哪里,怎么预防。特别是搭设和拆除人员,更得是经过专业技能和安全培训的熟练工。他们得看得懂图纸,会操作,更重要的是,脑子里要绷着安全这根弦。不光是搭拆的,使用人员也一样,要知道架子的承载能力,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安全交底要到位,不能只是签个字了事,要讲清楚,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架子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安全意识淡薄,或者心存侥幸,那是最大的隐患。
所以啊,脚手架的安全控制,不是哪一个环节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最初的构思(方案设计)到最终的消失(拆除),每一个节点都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这玩意儿,真是马虎不得,一步走错,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把这些关键点都盯牢了,脚手架才能真正成为施工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点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luohu.com/archives/14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