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中英语作文的那些个万能开头,哎呀,简直是爱恨交织的一段回忆啊!你说它好吧,在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deadline 像催命符一样响的时候,抓过那么一两个句子,唰唰写下去,至少不至于交白卷,对吧?它就像救命稻草,让你感觉“啊,我终于写了点东西了!”特别是对于那些作文总是卡壳、下笔如有神助这种事只存在于课本里的孩子来说,简直是福音。老师也常常会给一堆,背下来,考试时套用,简单粗暴有效。
但是,它真的“万能”吗?这话得掰开了揉碎了讲。所谓的万能开头,不就是那几套固定的句式嘛:什么 “As is known to al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It is a widely accepted truth that…” 诸如此类。第一次看到觉得挺高级,挺像那么回事。但你想想看,全国上下,多少高中生在写英语作文?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模板,同一套所谓的万能开头。阅卷老师一天看几百份、几千份卷子,翻来覆去都是这些句子,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感觉?我敢打赌,他们看到第一个词可能就知道你这开头是怎么回事了。耳朵都要磨出茧子来了!这哪里是万能?分明是“万众一面”,毫无个性可言!
写作文,尤其是英语作文,你想拿高分,光是语法不错、词汇量够用还差点意思。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你的原创性!是你的观点!是你怎么去吸引读者!开头,那可是文章的脸面啊!读者(在这里特指阅卷老师)看你第一句话,就像相亲看第一眼,印象分就决定了后面是想仔细了解,还是赶紧翻篇。一个套路化的万能开头,能给啥印象?就像在流水线上走出来的产品,整齐划一,但毫无灵魂。
我记得我那时候,刚开始写作文也喜欢用模板。感觉用了就安全了。但是后来发现,我的作文永远在及格线附近徘徊,冲不上去。我同桌,一个鬼点子特别多的家伙,她的作文开头总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是一个犀利的反问句,有时候是一段生动的场景描写,有时候直接抛出一个有点让人意外的事实或者观点。她的作文分数普遍比我高。我就去请教她,她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作文不是填空题,也不是默写。你得让它像你说的真心话。” 真心话,怎么会是模板呢?
当然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万能开头的“启动”作用。对于刚开始接触写作,或者特别害怕写作文的同学,它确实提供了一个下手的抓手。有时候,写下第一个词,第一个句子,就能克服那种莫名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像个拐杖,帮你站起来。但你不能一直拄着拐杖走路啊,你得学会自己跑!
所以,我的观点是:了解这些万能开头没问题,它们是一种资源,一种工具箱里的螺丝刀。但在使用的时候,千万别把它当成唯一的神器。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背后的逻辑。比如,“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这句话,它想表达的是“随着……的快速发展”,后面通常会接带来的一些影响或变化。这个句式本身是没错的。问题在于大家都用这个。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说法?比如,描述一下“快速发展”带来的具体场景?或者从一个更小的切入点入手,而不是上来就说“随着……快速发展”这么宏大、空泛的背景?
想象一下写一篇关于科技影响生活的文章。套路开头可能是:“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r life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这话没错,但太平淡了。如果换个方式呢?
“Remember the days when waiting for a reply meant days, sometimes weeks, of anticipation? Now, a ding from our pocket can connect us across oceans in an instant. That, right there, is just a tiny glimpse into how profoundly technology has reshaped our lives.” (还记得那些等待回复要好几天甚至好几周的日子吗?现在,口袋里一声‘叮’响,就能瞬间让我们跨洋相连。瞧,这仅仅是科技深刻重塑我们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
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后者有画面感(等待的日子、手机的“叮”声)、有对比、有情绪(anticipation),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把你拉进了作者想讨论的那个“改变”的语境里。它没有用任何万能模板里的词,但它有效地完成了开头的任务:吸引读者,提出主题。
再比如,写环境污染。万能开头可能是:“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facing the world today.”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标准得不能再标准了。
换一种呢?
“Take a deep breath. What do you smell? For many of us living in bustling cities, that simple act can be a stark reminder of a silent, pervasive enemy: pollution. It’s not just a headline; it’s in the air we breathe, the water we drink, the ground we walk on.” (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对于我们许多生活在喧嚣城市的人来说,这个简单的动作足以严酷地提醒我们一个无声、普遍的敌人:污染。它不仅仅是一个头条新闻;它就在我们呼吸的空气里,喝的水里,脚下的土地里。)
这个开头怎么样?它从一个非常个人的、感官的体验入手(深呼吸,闻气味),立刻拉近了读者和主题的距离。它把“环境污染”这个宏大的概念,具体化到“空气”、“水”、“土地”这些我们能触碰、能感受到的东西。它更有力量,更有代入感。
所以,与其死记硬背几个万能开头,不如去学习写好开头的几种“方法”或者说“策略”。
- 抛出问题: 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能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比如写关于成功,你可以问:“What does success truly mean?” (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 引用: 引用名人名言、谚语或者诗句。但切记,引用的内容要和你的文章主题紧密相关,不能硬凑。而且,引用之后一定要有你自己的解读或引申。别光扔一句在那儿就完事了。比如写关于坚持,引用丘吉尔的“Never give up”,然后呢?你要解释为什么这句话重要,或者它如何体现在你要讨论的现象中。
- 描述场景或故事: 用一段简短、生动的描写,构建一个画面,带读者进入情境。就像前面提到的环境污染的例子,从深呼吸入手。或者写关于网络欺凌,你可以描写一个年轻人在屏幕前崩溃的场景。
- 提出一个惊人的事实或数据: 如果你的文章主题有相关的数据,一个有冲击力的数字或事实可以迅速引起重视。比如写关于塑料污染,你可以说:“Scientists estimate that by 2050, there will be more plastic than fish in the ocean.” (科学家估计,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将比鱼还多。) 这个事实本身就很有力量。
- 解释一个概念或背景: 有些话题可能需要先给出一些定义或背景信息。但这部分要简洁明了,不要拖沓,目的是为你的中心思想铺垫。
- 对比或冲突: 提出两种对立的观点或现象,制造一点悬念或讨论的空间。比如写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你可以先描述传统的美好,然后笔锋一转,提出现代化的挑战。
这些“方法”远比固定的模板来得灵活和强大。它们要求你先思考:我的文章写什么?我想表达什么?我想让读者读完我的开头有什么感觉?是好奇?是震惊?是共鸣?
写高中英语作文,特别是考试作文,时间是宝贵的,压力也大。在那种环境下,指望每个人都写出惊艳世界的开头可能不现实。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尝试在模板之外,多走一步。即使是万能开头,我们能不能在后面加一点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一句更能体现你态度的修饰语?
比如那个“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如果实在想不到别的,能不能变成:“With the breathtakingly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ver the past decade, our lives have been fundamentally reshaped, often in ways we couldn’t have imagined.” (随着过去十年科技令人惊叹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被从根本上重塑,常常是以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方式。) 加了一个副词“breathtakingly”,加了一个时间范围“over the past decade”,加了一个更具体的修饰语“fundamentally reshaped”,最后加了一个补充说明“often in ways we couldn’t have imagined”。虽然核心句式没变,但至少丰富了一点信息,语气也更强烈了一些。
所以,万能开头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更像一个基础,你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做文章,或者完全绕开它,去探索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写好开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模仿好的开头开始,分析它们为什么好,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去写。别怕犯错,也别总想着一步到位就写出惊世骇俗的句子。最重要的是,要开始思考:我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的开头怎么才能最有效地引出它,并且抓住读者的心?
抛弃对万能模板的过度依赖吧!那些所谓的“万能”终究只是形式,真正让你的文章有力量、有分数的是内容,是思想,是你独一无二的声音。让你的英语作文开口第一句话,就像你本人在说话一样,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从模板里抠出来的标准件。这不仅是写好作文的秘诀,也是学习语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乐趣所在。去试试吧,别让万能开头限制了你的可能!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点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luohu.com/archives/1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