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问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到底去哪儿报名?哎呀,这问题问得太对了,多少大学生暑假拎着行李箱往家乡跑,一头雾水,真不是我说,这信息差有时候比高考分数线还让人头疼。
最最直接、也最正规的路子,肯定是你自己的大学!别小瞧学校的学工处、团委或者你们学院。他们手里一般都有那么几条线,要么是跟外地某些单位有长期合作的,要么是发通知让你们自己联系家乡,但会给个模板、给个指导。每年放假前,学校都会有那么一阵儿,通知发下来,告诉你“嘿,暑假社会实践开始了,赶紧报!” 那时候各种表格、申报系统就都冒出来了。这是最大头,也是最保险的,毕竟最后写报告、拿学分(如果需要的话),学校是认这个的。别光顾着盯着那些大名鼎鼎的项目,有时候自己学院的小范围实践反而更接地气、更容易被选中。所以,第一步,盯紧学校通知!这是“组织”给的路。
然后呢,如果你想“野”一点,或者学校项目没看上的,那就得靠自己摸索了。家乡的地方上,共青团县委/区委/市委(看你家在哪个层级)绝对是个大热门!他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岗位可多了:去乡镇政府帮忙的,去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的,去企业实习的,甚至去一些公益组织、文化场馆。这算是地方上的“组织”,他们巴不得有大学生回去帮忙,不仅有新鲜血液,听着也像回事儿不是?通常他们会在当地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比如“XX青年”、“XX团委”)上发布招募公告。你得自己留心刷这些地方的信息,来得早,机会多。我见过不少同学就是通过这个渠道,去了县里的扶贫办、去了社区养老院,干得挺有意义的。
再往细了说,就是家乡的各个单位了。比如,你想去学校支教,那就直接联系老家的教育局或者某所中小学问问缺不缺人;想去政府部门看看,那就试试联系民政局、文化馆、档案馆什么的,问问有没有接收大学生实习或者实践的计划。有些单位可能没有成型的“项目”,但如果你自己找上门,表达意愿,他们正好有简单的杂事儿或者需要帮忙的,说不定就收你了。这个就比较考验你的沟通能力和运气了,得大胆,别怕被拒绝。不过这种“自己闯”的路子,有时候反而能找到最符合你兴趣、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毕竟是点对点的需求对接。
还有一种,属于“创造需求”型的。就是你自己发现家乡有个什么问题,比如留守儿童暑期没人带、社区文化活动不够多、某个村子需要电商直播帮忙卖农产品,然后你自己组个小队,或者一个人,去跟相关的村委会、居委会或者某个机构谈,说我能提供这个服务。这个更难,但一旦做成了,那个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报名地点?就是你自己敲开的那扇门,可能是村支书的办公室,可能是社区活动中心的大妈,哈哈。
所以,总结一下报名地儿:学校、家乡各级团委、家乡具体单位(政府部门、学校、社区、企业等)、以及你自己发掘并说服的任何地方。
但说实话,报上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事儿才真叫社会实践。我看到太多人,尤其是刚开始那会儿,满怀憧憬回去了,结果呢?可能被安排去整理了一暑假的资料,复印机都快踩烂了;可能去了社区,结果天天就是打扫卫生、搬搬抬抬;更惨的是,有些单位根本没准备好怎么带学生,把你晾在那儿,干着急。这都是常有的事儿,得有心理准备。别把社会实践想得太高大上,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看看真实的世界是啥样,跟你学校里学的、想象的,有哪些不一样。
你可能会遇到热情的基层干部,他们真心希望能有大学生回去给地方带来活力;也可能遇到一些麻木的、觉得你是来添乱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家乡发展中光鲜亮丽的一面,比如新建的文化广场、漂亮的民宿;也可能看到那些藏在角落里、被遗忘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空心化村庄、老人无人照料。这些“看到”,远比你干了多少活儿更重要。
社会实践啊,它不仅仅是完成学校的任务,更是一次重新认识家乡、认识自己的机会。你离开了几年,家乡也在变,你也在变。回去看看,用你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视野,去观察、去感受、去尝试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比如教几个小朋友学英语,帮村里拍几张宣传照,听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这些经历都会在你心里留下印记。
所以,别光盯着“报名”这件事,把它当成一个起点。报上名了,去了,眼睛放亮,耳朵放尖,多观察,多思考。有时候,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不是被安排好的,而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激发的那些思考和感悟。那些在烈日下流过的汗,那些跟基层人员的聊天,那些小朋友天真的笑容,或者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这才是真实的社会。
对了,很多实践还会涉及到一个“证明”的问题。就是你去了,干了,最后得有个地方给你盖章,证明你确实做了。所以在报名或者联系的时候,最好提前问清楚,对方能不能给你提供这样的证明,以及证明的格式是什么。别到时候吭哧吭哧干了一个月,结果证明开不出来或者学校不认,那就白忙活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无论选择哪个渠道,都要提前准备。了解家乡的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去寻找机会。别等到放假了,才想起来要找实践,那时候好机会可能都被抢光了。早做打算,多方打听,总能找到一个让你觉得这个暑假没白过的地方。这趟“返家乡”之旅,希望能给你带来点不一样的收获。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点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luohu.com/archives/145268